项目位于上海西岸梦中心,这里曾是亚洲最大水泥厂——上海水泥厂旧址,毗邻黄浦江岸线。跑马场三明治(PAOMACHANG)在这里拓展了其品牌的空间叙事,我们为其打造了两大核心体验空间:一个融合精品咖啡与创意酒饮的沉浸式日咖夜酒复合场域,以及与其隔街相望、紧密呼应的三明治主门店。设计聚焦于激活工业遗存,将筒仓内六个巨型锥形储料桶转化为空间叙事的核心载体与功能舞台,在粗犷的混凝土肌理上,注入跑马场标志性的复古美式基因与当代活力。
第一章 筒仓新生
Chapter 1: Rebirth of the Silos
在筒仓改造项目中,这座承载着历史印记的水泥厂筒仓迎来了新生。跑马场将其三明治品牌延展进这一独特的半地下空间,并在此引入全新业态——咖啡与酒,丰富了品牌的服务维度与场景体验。
原筒仓的核心结构由六个标志性的锥形水泥储料桶构成,曾作为物料分发的中转系统。如今,我们将其重新定义为 “咖啡与酒饮的制造装置” 。这一功能性的转换,不仅是对工业遗存的活化利用,更是在厚重的历史肌理上,植入当代生活方式,打造出一个沉浸式的复古功能体验场域。
第二章 结构、光影与沉浸氛围
Chapter 2: Structure, Light, and Immersive Atmosphere
空间布局以中心吧台为核心,其背后是一组巨大的“液体调配机器”,仿佛重新演绎了工业时代的能量中枢。四个巨大的锥桶结构环绕吧台,形成稳定而聚合的围合关系,奠定了空间的仪式感与沉浸基调。
日间,自然光勾勒出混凝土的粗粝质感;入夜,柔和的光线自锥桶内部弥散而出,模拟咖啡流动的意向,营造出静谧而富有呼吸感的视觉韵律。锥形结构的组合关系被巧妙利用:当装置闭合,下方结构通过镜面反射形成上方锥桶的“倒影”;装置外圈可拆卸,既是展示内部结构的窗口,亦可转化为实用的客用边桌。顾客环绕这些“功能装置”落座,在光、形、味的交织中,体验独特的空间氛围。
相关文章推荐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