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之所在,工业遗产的诗意新生。
在福建霞浦——这座以蜿蜒海岸线、闪耀滩涂和“光影之城”美誉而闻名的半岛上,一座承载渔村工业记忆的建筑重获新生。由蜚声设计主导设计的摆岁Bersure博物馆酒店项目,将旧三沙芭蕾舞厂改造为海滨博物馆酒店。
项目坐落于东壁海岸的红砂岩悬崖之上,不仅深度激活了闽东渔村的集体记忆,更在过往与当下之间,建立了深刻的叙事连续性。
正如这些历史影像所记录的,建筑外部是项目历史根源最直观的表达。设计师精心保留了原建筑中很多有趣的原始片段,并将新的设计语言牢牢锚定在其工业根基之中。壁柱和窗户的序列,清晰地勾勒出工厂原有的体量与结构秩序。然而,设计并非简单的复制,而是以巧妙地引入新的开口和雕塑般的空洞作为现代的对位元素。最终呈现出一个既熟悉又焕然一新的外观,成为霞浦不断变迁的景观中延续性与集体记忆的物质见证,宛如一座“发光的悬崖”矗立于海岸。
∇ 照片提供方:曾瑜松
步入建筑的心脏,戏剧性的空间扑面而来。与业主深入沟通后,设计师一致希望除了住宿,还可以承载更多的内容和故事,所以后面决定做一个三沙微型博物馆,并明确将博物馆和客房区域分开,基于这一共识,在设计上设计师把四层楼板局部拆除,构建出四层通高宏伟气势的空间,将原楼板与粗犷而有力的混凝土结构自然面保留,如同暴露的骨骼,构成了这座博物馆核心空间的震撼骨架。暴露的结构瞬间将人拉回建筑的工业过往,奠定了雄浑而真实的空间基调,也正是这种坚实厚重的工业背景,为后续融入的有机元素与在地文化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这些设计选择不仅出于美学考虑,更源于对当地传统与可持续性理念的深刻尊重。通过精心的架空结构,轻盈的当代构筑物仿佛悬浮于厚重的历史基底之上,新旧空间形成微妙的视觉脱离,在对话与并置中,共同诉说着这片场所的过去与新生。
相关文章推荐















评论(0)